NEWS CENTER诸侯快讯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两会”上大佬们提的光伏扶贫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6-03-111505

“光伏扶贫”问题在两会上引得多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们扎堆提案。


光伏扶贫的吸引力为什么这么大?


扶贫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成功的新模式?


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将告诉你,光伏扶贫不仅是光伏企业可以参与的项目,还有很多可以实现企业、贫困户双赢的机会。


在解决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4位能源老总的“两会”提案。


1、李河君:光伏扶贫金融政策继续出台

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建议:“希望银监会指导金融机构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由承建企业统一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2、刘汉元:光伏扶贫可防止“脱贫再返贫”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光伏扶贫具备“造血”功能,能有效防止“脱贫再返贫”问题,并提三点建议:将国家扶贫资金直接补贴并作为光伏扶贫项目初始投资;协同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加快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3、傅军:利用光伏产业精准扶贫

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在提案中建议,创新光伏扶贫融资模式,采取扶贫小额贴息贷款、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等方式,以财政支持为主、社会参与为辅、以村带户自筹部分资金为补充,推动光伏产业扶贫规模化发展。开辟光伏扶贫补贴及优惠绿色通道,提升光伏扶贫市场化运作能力。以及通过光伏扶贫项目,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4、陈康平:综合考虑户用与小规模集中式相结合的模式

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建议:户用与小规模集中式相结合。明确扶贫为银行的责任之一,从资金量、年限和利率等方面落实扶贫政策,在目前政府大力推动扶贫的基础上,明确银行体系每年的光伏扶贫金额指标,且要求按15年甚至更长期年限、2~3%的年利率给予支持,从而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覆盖。

为什么光伏扶贫项目吸引力这么大?


能豆君为此采访了众多光伏扶贫项目的参与者,据某个参与项目的业内人士介绍,光伏扶贫的量并不大,但是在试点地区有很多政策优势:优先并网、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可能贴息,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不用企业出资,“光伏扶贫优先并网且有政府出资,无论中央或地方出多少钱,总要出一部分,剩下的由银行出资或农民少出资。个别还有光伏企业垫付少部分靠收益偿还。资金问题总是不愁的,因此大家才看好扶贫市场,按照光伏扶贫每年3Gw的规划,市场也非常大。”


不过,虽然国家鼓励光伏扶贫,并把光伏扶贫当做十大扶贫类型里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家对光伏扶贫的专项资金貌似还未确定。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补助地方部分460.9亿元,但其中有多少拿出来做光伏扶贫,中央并没有明确说明。而且,政府以前固有的扶贫资金花费模式也比较固定,好项目多,资金难分配。


该业内人士介绍,光伏扶贫本来在国家的计划之中的,但参与量远超预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试点县的扶贫转款到账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由于中央并没有硬性规定扶贫资金各类用途的额度,目前国家把扶贫资金拨到省里后,省里怎么用还是地方上说了算,因此究竟哪个项目能申到资金,就看谁更快准狠。


除了政府补贴以及代表委员们提到的,包括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创新融资模式、建立补贴发放绿色通道、银行贷款门槛减低等在内的资金问题。


光伏扶贫在落地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可远不止这些。


试点省份业内实践者:光伏扶贫项目中资金难题只是问题之一


亚坦新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跟能豆君分享了他的项目经验。他接触到的光伏扶贫项目有两种资金来源:一种是政府或扶贫单位全额提供,另一种是企业牵头+国家补贴+政府出资小部分(30%)+剩下的由村民通过贷款募得资金(70%)。后者电站所有权归村委会,项目的前五年收益和补贴直接发给贷款银行/信用社,当五年左右收回成本时,收益就直接由村委会持有分配。


除了村民向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之外,这位光伏扶贫项目参与者看来,还面临这些问题:


1.光伏扶贫项目为分布式光伏,但无法做到多点上网。目前是各户光伏发电电量汇入到同一个点再集中上网,增加了成本降低发电量,也违背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初衷,期待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改善。


2.扶贫项目缺乏监管,项目质量难有保障。建设投资企业基本上一年就可以获利撤出,接下来20年的发电量风险由村民用户承担。建议政府设立项目监管机制,企业资本必须要保证电站有稳定的发电量的情况下,才可以退出项目。


3.从扶贫的角度来讲,光伏扶贫对于村民来说是直接送钱的项目,贫困地区更需要带动经济发展、更长期有利于贫困人口生存的项目。因此,光伏扶贫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


能豆君还采访了多家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的光伏企业,一家在宁夏投资建设扶贫项目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制造商的工作人员向无所不能(caixinenergy)透露:他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收到了大量来自村民方面的阻碍,由于前期沟通不足,很多村民不了解分布式光伏,一方面怀疑光伏项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坐地起价,要求企业提供更多收益的现象。尽管企业尝试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协商,但是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阻碍施工进程造成工程暂停的状况。

五种成功的光伏扶贫模式整理


目前,在国家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许多扶贫模式大同小异,持续关注光伏扶贫问题的业内人士张卫红在大量调查之后,从众多模式中归纳出了5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供大家参考。


1、扶贫资金+农户银行贷款(云南模式)。云南红河州200套,政府出资70%,政府担保、农户从信用社贷款30%。


2、扶贫资金+农户银行贷款(江苏模式)。江苏盱眙228户每户3KW,政府出资9万元,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农户从当地农商行贷款95%以上。贷款期15年内每年净收益1000,15年后每年收益3000元。相比云南模式,该模式在政府出资很少的情况下关键要延长银行贷款期。


3、扶贫资金+企业垫付(贵州模式)。贵州罗甸40套,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农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


4、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山西模式)。山西临汾光伏地面电站100千瓦,有中央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农户没有负担。


5、扶贫资金+地方投资公司垫付(安徽模式)。安徽泗县,5000套,政府出资70%,当地投资公司垫付30%,后期农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投资公司。


以上5种模式,顺利解决了农户需要承担8000元左右初始投资,用2-3年的发电收益还清贷款,之后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每年3000元以上发电收益。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著名的金寨模式,采取的是政府资金+企业赞助+农户出资的模式,资金由政府支持、光伏企业赞助、农户出资各三分之一的模式提供。该种由光伏企业赞助的模式对光伏企业并无利润可言,因此未列入上5种模式。


非试点省份业内实践者:光伏扶贫还可以玩出新模式


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政府补贴扶持的非试点省份,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进行光伏扶贫项目的尝试。


在正泰新能源跟杭州市政府农办合作的108kWp桐庐项目中,杭州市政府尝试了将扶贫,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结合在一起的新模式,投资由市扶贫办出资,交给光伏企业管理,投资周期为20年。桐庐项目的项目开发人员向无所不能介绍了他们的运作方式,企业先投资建设后,政府向企业支付扶贫资金,然后企业再每年固定向村民返还资金,20年后电站归村子所有。据了解,在桐庐项目中,企业收益较少,但是农村每年可以增加9万多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在“两会”代表委员口中光伏扶贫的“造血”功能上进行了创新尝试。


能豆粉陈先生是做信息通讯技术起家,在他眼中,光伏扶贫项目是普及农村信息技术的一种渠道。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位读者的观点和基本信息:


公司强项: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应用


参与光伏扶贫模式:目前是自主投资,请EPC建设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会在逆变器上会安装一些信息模块,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发电量,期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简化补贴下放流程。


目标地区:四川、西部等贫困地区


你可能会问,附加信息技术不是会增加成本吗?在贫困地区搞这个不太现实吧?这个问题就见仁见智了,陈先生认为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在贫困地区实现两大好处:


一是可能会简化补贴下放流程,提高效率;


二是通过光伏扶贫的渠道,打通贫困地区的信息网络,传送更多的信息给农民。


因此,从广义扶贫的角度来讲,这是个好事;而从容量越大,边际成本越低的角度来讲,cover成本或者作为参与者赚到钱应该也不是问题。从他目前的情况来看,最迫切的需求是希望国家将四川纳入光伏扶贫项目试点。“希望四川有专项资金下发下来,否则就很难大规模的开展。”这位同学说。


当然啦,他们也不是在被动等待。据这位能豆粉介绍,他们正在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西部地区做试点。目前,试点项目的SCADA、AMI、运维和生命周期管理,每一个站点都有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撑。国家这次两会也提出将建设光网进村,因此,他们也表示看好农村未来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改造速度。


未来,他们希望可以将试点成果性信息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促成这件事的达成。

附:国家及试点省省级光扶扶贫政策整理及案例


国家层面的政策


2014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


利用6年时间,到2020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安徽、宁夏、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的30个县开展首批光伏试点。


明确工作原则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扶持、依托市场,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完善标准、保障质量。


2015年3月9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发布《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行)》

安徽:政策最细致的试点


试点地区:全省31个大别山片区县、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目标:2015-2020年,建设总规模为96万千瓦的村级和户用光伏电站。每个户用光伏电站年发电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每个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


规模:1000个贫困村(占31个重点县总村数的48%),每个村建设1座6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共计6万千瓦。30万户贫困户(占31个重点县贫困户总数的26%),每户建设1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共计90万千瓦。


筹资方式:村级光伏电站: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帮扶单位+贫困村自筹等;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采取省级补助、市县安排和贫困户自筹各1/3。自筹部分通过自身出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和社会帮扶等方式解决。


保障政策:县级政府打造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光伏电站运行维护服务机制。能源部门统筹建立光伏扶贫工程监管机制,制定项目备案、施工、验收等管理办法,协调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中标光伏企业要负责光伏电站维护和设备维修。鼓励地方建立光伏扶贫风险规避机制。


特别强调:建设户用光伏电站,对屋顶或庭院不适合建设的,可以按照村级光伏电站选址条件集中联户、以村带户等方式建设,实行分户收益。

山西:补贴最大方的试点


试点地区:汾西县、大宁县、吉县、天镇县、浑源县


规模:每县确定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50个村率先启动100KW分布式光伏电站;1-2个10MW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


筹资方式:省专项补贴资金5/8(+临汾市市补助资金1/8)+企业垫付或捐资+小部分村民集资、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


分配方式:村庄100KW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电站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支配。10MW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产权归投资企业,投资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支持扶贫开发(大致比例约为30%-50%)。


甘肃:落地效果有待观察的试点


试点地区:通渭县、清水县、东乡县、临潭县、民乐县、礼县


规模:每县不低于200户,每户装机3000瓦。以村为单位,一次性覆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


筹资方式:每县200户范围内,省级财务扶贫资金1/3+贫困户自筹+企业参与等形式(贫困户自筹部分,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贴息)


分配方式:政府补贴+农户自筹:售电收入原则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市场化方式筹资,原则上按市场化原则进行分配


保障政策:电网确保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并网及全额收购上网电量,按抄表周期及时结算电费和转拨国家补贴资金;企业出资、援助;省水电设计院提供前期技术咨询和培训


青海:企业唱主角的试点


试点地区:湟中县、互助县、循化县、民和县、同仁县、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


规模:2015年扶持贫困户8333户。每户建设扶贫光伏电站3千瓦,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150兆瓦,占今年全省光伏电站总额度的15%。


筹资方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9元/瓦,由合作企业全额投资。


分配方式:按当地年实际发电量和当前光伏电价所获收益扣除不可免除税费后,全额支付给贫困户,合作企业将贫困户收益按年度打入县扶贫局(办)设立光伏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专户,由县扶贫局(办)直接打入扶持对象一卡通。


保障政策: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负责落实光伏扶贫电站优先全额上网,承办上网电量的计量和电价结算。项目合作企业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对所建设的光伏电站质量终身负责(20年),具体通过购买20年的商业保险予以保障。

宁夏:对企业要求最高的试点


试点地区: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原州区、彭阳县、永宁县、贺兰县


筹资方式:2015年光伏扶贫试点项目造价不得高于8.5元/瓦,且该定额主要用于核算专项扶贫资金配置金额以及农户回购光伏电站时的资金筹措比例。对于高出定额部分项目,由企业自行承担。


运营模式:企业先行垫资建设,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支持,鼓励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回购电站产权和股份,自治区按实施情况奖励参与企业。


保障政策:自治区扶贫办和能源局筛选光伏企业作为实施单位,要求实施单位负责运维工作。


河北:运营方式最特别的试点


试点地区:平山县、曲阳县、巨鹿县、临城县、赤城县、平泉县


目标:3年内逐步实现6个试点县所有光伏扶贫对象——3万余户、5万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达到每年3000元、持续20年。


运营模式:参与项目的光伏企业按照1:2.5的比例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和商业光伏电站,并优先安排年度建设规模指标,企业则拿出部分商业电站收益弥补光伏扶贫支出。


部分光伏扶贫案例:


案例一: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窑渠村


窑渠村全村1076口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但是该村年平均日照约2000小时。据窑渠村党支部书记刘创立介绍,2014年省里给村里安了一座100千瓦的光伏电站,估算年发电量约为13万千瓦时,可收入12万多元,这部分钱将归村集体支配,用于支持扶贫开发。据测算,在山西的贫困村建设1个100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收入在12万至15万元,可为村集体提供25年连续稳定的经济收入。


山西省吉县扶贫局局长党建民说,“光伏扶贫试点工程静态投资约0.8万元/千瓦,建设一个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约需要80万元,省里计划安排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但仍有30万元的缺口。”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对于村级100千瓦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多数试点村采取企业垫资或村民捐资等方式解决,如临汾市组织每个参与地面集中电站建设的竞标企业,建设1个试点村100千瓦光伏电站并补足资金缺口;浑源县10个试点村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全部由光伏扶贫地面集中电站建设企业浑源风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垫资。(来源:经济参考报)


案例二: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黄土村


在黄土村,总投资6亿元的60兆瓦光伏设施农业大棚已经开始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规划建设2000亩大棚,棚顶铺设光伏板发电,棚内种植食用菌,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预期年直接经济效益8400万元,将有力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按照精准扶贫、收益到户的要求,山西省扶贫办明确,村庄100千瓦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60%以上的收益用于直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兆瓦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解决当地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来源:新华社)

 

 

版权所有 ? 诸侯快讯 2014。 浙ICP备09001391号 策划&设计:
Baidu
sogou